防伪查询   办公系统   加入收藏
 
    公司新闻
    媒体报道
 
   

 当前位置:首页 >> 媒体报道
发展家庭农场应创新思维
【 信息发布:     发布日期:2017/1/20    浏览:3107 次 】
 

2017年01月16日 11:10:21 开伟观察

2013年,中央1号文件首次提出“家庭农场”这一新的生产经营组织形式,其实质在于深化和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制度改革,实现农民由单户的、分散的小型农业向集中化、规模化的大市场农业转变。尽管此前农业部确定的33个农村土地流转规范化管理和服务试点地区,已发展家庭农场6670多个,特别在吉林延边推广的家庭农场模式获得了盈利,并积累了一定经验;但对全国农民来说,家庭农场尚属新事物,且因各地条件千差万别,推广和实施难度不小;而且受各地农民主观意愿、政策制度滞后等因素的制约,决定了现阶段家庭农场处于实践探索阶段。由此,各级政府在执行发展家庭农场政策中应克服“三种倾向”和树立“三种信念”:即克服急于求成倾向,反对不顾客观实际、盲目追求数量的“一哄而上”行为;克服相互攀比倾向,反对不顾实际效果、比拼速度的追求政绩行为;克服无所作为倾向,反对借口农民主观意愿低、条件不具备的“坐、等、看”消极应付行为;即树立知难而进信念,坚定依靠广泛动员和发挥广大农民智慧的方式,一定能突破发展家庭农场的瓶颈;树立大胆探索信念,选择围绕农民利益和采取灵活政策的策略,一定能开辟家庭农场新天地;树立阶段式发展信念,把准循序渐进的推进思路,一定能让家庭农场由小到大、由弱到强。而克服三种倾向和树立三种信念,必须用“创新思维”来贯穿家庭农场工作的始终,让“创新思维”成为指导家庭农场发展的灵魂:

突破农民经营思维瓶颈,在观念上创新。发展家庭农场的主体是农民,而增强农民现代农业经营意识又是突破家庭农场瓶颈的动力。家庭农场是对现有单一、分散农业经营模式的突破和推进,在经营数量和质量上都是一次历史性跨跃,而决定其能否成功则取决于农民的经营理念。因而,在推进家庭农场建设中,各级政府应树立宣传动员优先思维,反对用行政命令的方式强制农民发展家庭农场,要充分发挥农村各级基层政权组织的作用,加大宣传引导力度,用成功范例启发亿万农民,开阔农民农业现代化经营视野,让农民从原有“自闭型”、“分散型”的传统小农经营意识中解脱出来,真正认识到发展家庭农场对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市场对接灵活性以及增强农业抗风险能力的重要性;并树立现代农业生产理念,增强农民发展家庭规模农业的主观意愿,激发农民参与热情,提高农民大力发展家庭农场的浓厚兴趣。若此,发展家庭农场的社会阻力就会消除,发展家庭农场的动力就会自然形成,也将使中国家庭农场发展焕发出巨大活力。

突破现有土地所有制瓶颈,在制度上创新。发展家庭农场的载体是土地,而打破农村现有土地制度“樊篱”又是突破家庭农场瓶颈的推力。发展现代化的家庭农场离不开土地,需要土地适度规模经营,而现阶段我国农村土地制度要实现规模经营困难较大,主要是集体所有制、分散到户的土地承包制以及依附在土地之上的各种利益关系尚未厘清,无法实现土地真正流转。因而确保我国家庭农场发展能获得源源不断的土地资源,推动家庭农场长久性、可持续性发展,中央及各级地方政府应转变土地观念,消除墨守成规思想,突破现有农村土地制度限制,研究制定科学的土地流转方案;及时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大胆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创新试点;在充分尊重农民主观意愿的前提下,对部分进城务工又定居城镇农民和缺乏规模农业经营经验又不愿继续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的土地允许其一次性收取租金、长久“租赁”或“买卖”给在农村发展家庭农场的农业经营大户;或通过参股形式给家庭农场经营。若此,发展家庭农场所需土地能够得到充分合理的满足,也必将夯实家庭农场发展的“物质基础”。

突破现有惠农政策瓶颈,在方式上创新。发展家庭农场的环境是政策,而改革现有惠农政策又是突破家庭农场瓶颈的拉力。发展家庭农场离不开强有力的惠农政策支撑,科学合理惠农政策是拉动家庭农场发展的重要外力。因而,各级政府在助推家庭农场发展中,应对原有各种惠农政策进行梳理,对其中不适应形势的惠农政策进行调整和修改;根据家庭农场发展中存在的新情况、新问题推出激励到位的政策措施,确保新增各项农业补贴政策向家庭农场倾斜。当前应首先改革各种惠农补贴政策,建立完整的农业补贴法律规范,形成农业补贴长效机制,尤其要对粮食直补和退耕还林等政策进行调整;改变原按户籍耕种面积直接发放的做法,实行惠农补贴跟着土地走原则,土地流转给谁补贴就归谁,消除补贴与土地流转脱节现象,降低土地流入户经营成本。加大各项惠农补贴的监管力度,消除各种假、冒、骗领惠农补贴行为,堵塞财政惠农政策漏洞,让惠农政策真正发挥惠农作用。同时,中央政府及时推进金融保险改革,根据家庭农场生产经营特点推出优惠信贷政策和农业保险措施,调动金融部门扶持家庭农场的积极性,为家庭农场提供宽松的金融保险环境,消除家庭农场发展后顾之忧;使家庭农场能获得强有力的金融信贷和保险支撑,抗风险能力不断增强。

突破现有组织管理瓶颈,在模式上创新。发展家庭农场先决条件是管理,而探索科学管理模式又是突破家庭农场瓶颈的张力。家庭农场发展速度的快慢与质量高低,与组织管理模式选择有很大关系,科学的、因地制宜的经营管理模式能促进家庭农场发展,僵化的、不切实际的经营管理模式会阻碍家庭农场的发展。因而,各级政府在执行发展家庭农场的政策上,一定要因地制宜,根据经济环境、地理条件、农民意识等情况的不同,推出各具特色、灵活多样的经营管理模式,反对不顾客观实际、不加消化地照搬统一模式,尤其杜绝贪大求洋、好大喜功的“大而全”行为。当前,在对原试点家庭农场管理模式进行消化吸收的基础上,根据具体实际,打破原有经营管理界限,大胆探索农民托管式、农民土地出租式、农民村组式等家庭农场;在条件优越的地区鼓励城镇资本下乡投资家庭农场。各级政府在生产经营组织上给予指导,鼓励家庭农场由个体农民自由联合向村组联合再到农村土地与城镇资本的有机结合,使家庭农场突破家庭区域局限,规模由小到大、势力由弱到强,逐渐发展壮大,成为撬动全国农村家庭农场波澜壮阔的扩张力。






网站地图  |  隐私与安全声明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江苏省高科种业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苏ICP备16040918号   公司网址:www.zkseed.com  总访问   次